• 2025-08-25
    为精准谋划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提升有机农庄核心竞争力,8月20日至21日,弶港农场公司组织调研组专程赴浙江省台州市,围绕“红美人”果冻橙的特色产业建设,开展了一场以“学习先进、对标找差、拓展思路”为主题的深度调研活动。调研团队先后深入台州市东海“红美人”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和椒江区专业育苗基地进行实地考察。通过现场观摩、交流研讨,团队细致了解了该品种从种苗繁育、树形培育、精准水肥管理到绿色防控的全程标准化生产技术,重点关注了其现代化园区规划与精细化的品质管控模式。座谈中,双方就品种特性、技术难点、市场运营与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充分探讨,为弶港农场发展自身的“红美人”产业获取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团队还走访了南通市通州区的多家草莓种苗繁育基地,调研草莓种业趋势与市场销售渠道,为农场优化种植结构、多元发展收集了信息。此次跨省调研不仅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一次解放思想、对标找差的具体行动。为弶港农场有机农庄明确了未来产业方向,在如何强化链条、提升附加值方面获得了清晰思路和坚实支撑,必将有力推动农场特色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 2025-08-24
    这个金秋,一股直播旋风正席卷苏垦大地。苏垦优品营销大赛于近日火热开赛,百余名来自各农场的青年职工各显神通。东坝头青年职工化身“带货主播”,以创意短视频引流、专业直播带货的形式,推介严选农垦优品,开辟助农增收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严苛甄选,品质为王东坝头销售的“苏垦优品”绝非普通农产品。集团设立了近乎严苛的选品机制:从农垦旗下浩如烟海的优质产品库中,仅以2%的精选率优中选优。直播间里,生态大米晶莹、虾仁鲜嫩、粮油醇厚、牛奶纯正,都代表着苏垦农产品的最高品质标准和独特地域风味,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创意破圈,青春飞扬大赛充分激发了东坝头年轻一代的创造力与活力。参赛的“新农人”们化身为内容创作者和品牌推广大使。他们结合产品特性与网络热点,自主策划、拍摄、剪辑,制作接地气、有网感、趣味短视频,在微信视频号等平台矩阵推广。这些青春洋溢、奇思妙想的作品吸引大量关注,为直播间预热引流,展现新时代坝农青年新形象与新思维。直播矩阵,销量引爆引流为基,转化为王!东坝头建立固定频率直播体系:每天下午3点,自有直播团队在农场公众号准时开播。主播聚焦严选优品特色,现场展示、产地溯源、互动答
  • 2025-08-24
    “我来给办公室的打印机贴上‘身份证’!”新洋农场计划财务部会计黄伟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张银色标识卡。今年以来,农场紧紧围绕国有资产规范管理,从清查资产到挖掘潜力,采取多项措施,努力让资产“活”起来,效益“提”上去。摸清家底是第一步。从去年开始,农场组织资产办、财务部等十余人,逐个库房、逐块地块进行核查,为200多项固定资产贴上了标识卡,上面清晰标注名称、编号、规格、投入使用时间及使用负责人。此外,55余万元已拆除资产的账面残值也完成了账务处理,彻底解决了“账实不符”的问题。参与清查的资产办工作人员乐浩表示:“现在资产在哪里、价值多少、谁来管理,都一清二楚。”规范管理资产,既要防风险,也要强规范。农场成立了由法律、财务和业务人员组成的联合工作组,专门处理资产处置中的纠纷。今年以来,已妥善解决7起租赁合同纠纷和历史债务争议,通过诉讼保全、协商调解等方式,挽回损失20万元。租金收缴做到“应收尽收”。今年农场推出“提醒+监管+考核”机制:在租金到期前30天通过短信和函件提醒承租人,系统实时跟踪收缴进度,并将收缴情况与绩效挂钩。措施见效明显,上半年租金收入同比增长18%,真正实现了“应收尽收”。
  • 2025-08-23
    “来这里可以带孩子一起钓虾、钓鱼,还能钓螃蟹,太有意思了。”游客刘先生高兴地说。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前来云台农场云水湾湿地公园体验虾蟹垂钓的游客络绎不绝。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手持钓竿,专注地盯着水面,当钓起一只小龙虾或螃蟹时,兴奋地欢呼雀跃,亲子间的互动在这片欢乐的氛围中不断升温。近年来,云台农场凭借其丰富的水域资源优势,完善配套设施,升级亲水平台、遮阳长廊、冷链存鲜等配套设施,把单一的垂钓拓展为“可吃、可玩”的多元体验,蹚出一条“以渔带旅、以旅促农”的融合发展新路。 在云水湾湿地公园甲鱼垂钓区,四个儿童蹲在湖边,手里攥着简易的地钩钓竿,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水面,专注地等待甲鱼上钩。“动了!动了!”只见水面上的浮漂轻轻颤动,一圈涟漪缓缓散开,其中一名儿童手腕轻提,一只甲鱼顺利被拎了起来。“我们规划出135亩的区域分别用于小龙虾、螃蟹、鱼类和甲鱼垂钓,投入总量在18万尾。我们在池塘中种植了大量的莲花,不仅为虾蟹提供了栖息的场所,还能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促进虾蟹的健康生长。同时,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投喂天然饵料,使得这里的小龙虾和鱼肉质紧实、味道鲜美,螃蟹蟹黄饱满、膏肥肉美。”垂钓
  • 2025-08-22
    连日来,淮海农场商物公司餐饮部自主推出的秘制卤味产品,凭借新鲜食材、独特工艺、匠心品质和亲民价格,迅速征服了场内外众多食客的味蕾,掀起一股抢购热潮。立秋后,天气逐渐凉爽,人们的胃口也变得好起来。淮海农场商物公司餐饮部抢抓时机,创新工作模式,限时推出了猪舌、鸭爪、素鸡、豆角等18款荤素卤味,满足广大职工居民“佐餐+休闲”的多元化需求。为确保卤味的口感和品质,商物公司餐饮部每天严选新鲜食材,经过多道清洗工序,从源头上保障干净与健康。同时,传承融合古法卤制秘方,科学配比十余味天然香辛料,融合现代烹饪技艺,并遵循“慢工出细活”原则,让每锅卤味均经历8小时以上的文火慢卤,确保入味透彻、口感醇厚,让大家既能吃得放心安心,又能在家门口享受到酒店级别的美味。“我们坚持当日现卤、限量供应,拒绝预制和隔夜销售,因此我们的卤味深受顾客的喜爱和欢迎,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商物公司负责人崔慧慧笑着说,“回头客多,我们每日的营收都能增加1000多元。”据悉,自秘制卤味推出以来,商物公司餐饮部的卤味柜台前常常排起长龙,特色猪头肉、鸭肫、海带等单品经常上演“一小时售罄”的火爆场面。值得一提的是,许多顾客为了品尝到
  • 2025-08-22
    当前正值在田作物生产关键期,面对持续高温干旱的实际情况,黄海农场积极应对,采用智慧灌溉、农机改装、无人机作业等多种科技手段,采取“水陆空”联动的立体作业式,对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进行科学施肥、智慧灌溉等管理措施,全力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为秋粮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智慧灌溉,指尖掌控田间事。在黄海农场的水稻田里,一株株嫩绿的水稻正茁壮成长。令人惊奇的是,一座座太阳能电动闸门伫立在田间,宛如守护水稻的“忠诚卫士”,正在它们的精准呵护下,每株水稻都能“科学喝水”。队长贺红军轻点手机屏幕,就可轻松控制智能灌溉系统里的进排水阀门,瞬间清澈的水流缓缓流入田间。“我们采用以地下灌排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灌排体系,以管道高效节水灌溉、地下暗管降渍及农业面源污染消纳生态控制排水为主体内容,着力解决水稻田管、大豆玉米灌溉出苗等‘卡脖子’问题,让作物‘喝’饱水又节水。”贺红军介绍。为应对高温高湿天气下病虫害高发的难题,高科技“宝贝”一一登场,无线气象环境监测站、稻飞虱测报仪等大显身手,变身“智管家”,全天候实时监测气候、虫情、土壤湿度等情况。技术人员通过手机APP,就能远程查看相关数据。“稻飞虱测报仪利用
  • 2025-08-21
    8月骄阳似火,但东辛农场东米公司蛋鸡养殖场的鸡舍内却始终保持着26℃左右的舒适温度。蛋鸡们悠然自得,鲜蛋日产量也在稳步递增,目前日均产蛋6万余枚。这背后是一套科学周密的高温应对方案,让“战高温、保增产”从口号变为现实。天刚蒙蒙亮,养殖场的技术员已穿梭在鸡舍间,抓紧给蛋鸡投喂第一餐。饲料中除常规营养物质外,还额外添加了电解多维,既能刺激食欲,又能调节蛋鸡体内电解质平衡。正午时分,室外温度突破35℃,鸡舍内的水帘系统全力运转,配合负压风机形成强大气流,将舍内温度稳稳控制在舒适区间。养殖场负责人冯金成指着墙上的温湿度计说:“光降温还不够,湿度也得拿捏好。”每个鸡舍都装有智能传感器,一旦湿度超过60%,除湿装置就会自动启动,避免蛋鸡患上呼吸道疾病,确保其在高温天仍保持旺盛的产蛋活力。高温天病菌繁殖快,防疫消毒必须比平时更严格。清晨6点,消毒员背着喷雾器开始工作,从鸡舍入口的消毒池到内部的栖架、料槽,每个角落都不放过。养殖场建立了“三级防疫网”,所有进入者必须经过消毒,每周检测鸡舍空气、饲料、饮水,一旦发现病菌超标立即处理。技术员每天记录采食量、饮水量,通过数据分析预判风险。养殖场药品储备室里整
  • 2025-08-21
    8月20日,由新洋农场公司与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强强联手、联袂打造的“美尔姿·燕之坊”30日膳食营养粥隆重上市,正在美尔姿优鲜超市全面热销!此次联名不仅是两家公司品牌资源整合、协同创新的重磅成果,更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便捷营养饮食新风尚的诚意力作,为广大消费者早餐选择注入更多健康、便捷与多元的可能。本款联名膳食营养粥礼盒内含30袋独立小包装,涵盖燕麦玉米粥、糙米莲子粥等10款经典口味。产品由无锡江南大学与燕之坊专业营养团队共同研发,经科学配比,营养均衡。产业发展部负责人介绍:“只需前一晚将一袋杂粮放入电饭煲预约,第二天早上即可轻松享受一碗热腾腾的营养粥,真正实现零技巧健康早餐。”此次合作深度融合了燕之坊二十余年的杂粮研发底蕴与美尔姿对区域消费需求的敏锐洞察,形成了“专业研发+本地化落地”的高效协作机制,重新诠释了“方便”与“健康”并重的膳食新概念。新洋农场严格把控原料源头品质,燕之坊负责产品配方研发与精深加工,双方协同推进市场落地,致力于将天然优质食材转化为契合现代健康理念的膳食产品。一碗粥,承载两份专业,带来十分便捷。“美尔姿·燕之坊”正以扎实的原料与用心的设计,温暖消费者
  • 2025-08-20
    三伏天,每当慕色四合、华灯初上,江心沙农场立新公园人流量就渐渐多了起来,青年员工祝齐早早来到钟楼控制室,打开电脑和广场上的电子大屏,准备当晚要播放的节目。为了方便职工居民夜间纳凉休闲,丰富业余生活,江心沙农场组织主题放映和文艺表演,并设置特色农产品展位,通过关注“江心有田”视频号参与抽奖、有奖竞猜等方式,扩大“苏垦优品”职工营销大赛知晓率,将参与活动的职工居民和驻场企业员工数量转化为直播间的围观流量,助力直播间涨粉和产品销售。“近年来,农场通过基础设施改造和规范管理,着力提升文娱健身环境,立新公园成为职工居民的夜游首选,每晚来散步、跳舞、场歌的有300人左右。”江心有田瞄准这一商机,邀请老年艺术团开展文艺表演10余场、播放新闻联播和热门影片20余次、开设“苏超”第二现场为主队“打call”3场……一套“组合拳”下来,展位成功聚合人流,打造出“公园夜经济,”进一步满足职工居民夜间消费新需求,持续激发农场夜经济活力。“我们的活动很丰富,现场关注视频号的人第二天进入直播间购买一款产品后,凭借单号可参与当天晚上的抽奖,有机会获得大米、水果、抽纸等奖品。”主播鲁杰说,“苏超”竞猜也受欢迎,购买产
  • 2025-08-20
    8月18日,苏垦农发召开“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布置会,传达贯彻集团公司“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精神,部署公司“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苏垦农发党委书记、董事长邓国新主持会议并讲话,集团公司党委委员、苏垦农发总裁丁涛出席会议。会议指出,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事关公司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大计,要深入调研、发扬民主、科学决策,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质量做好规划编制工作。要聚焦主责主业,以现代化、智慧化、绿色化、品牌化为战略指引,巩固提升种植产业基本盘,打造现代种业、食品加工、全农服务三大增长极,着力构建以大种业为龙头、以产加销服一体化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推进公司全面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农业科技企业。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公司及各子公司要自觉到集团公司发展大局中找定位、担使命,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党委对农发公司的发展定位,突出转型升级主题主线、突出大种业和大食品主攻方向、突出科技创新和资本运作双擎驱动,锚定全国一流农业科技企业的战略目标,为集团公司转型发展挑大梁、做贡献。要深入调查研究,精准把脉定向。要聚焦种植产业、现代种业、
  • 2025-08-19
    “上半年农产品销售额527万元,已经接近去年全年530万元的销售额,1-7月销售额达到572.23万元,同比更是翻了一番,我们正依托‘产供销’一体化模式,让农垦好物加速走向广阔市场!”南通公司旗下垦优鲜品供应链公司负责经营工作的职业经理人杜敏语气中透着振奋。这串数字背后,是一条从田间到餐桌、从生产源头到多元渠道高效协同的特色产业发展链条正日益强韧。“产”字筑基,合作扩圈、矩阵成型。特色产业要壮大,产品是根基。南通畅园春餐饮管理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十分繁忙,其名下的“锦春鲜包”是南通家喻户晓的面食品牌,熟练的工人正将泰兴曲霞面粉公司特供的“雪霞”牌优质粉和苏垦渔业虾仁组合成“垦品会”手工虾仁包子——通过“原料基地保障+中央厨房加工+联名品牌销售”模式,垦优鲜品正逐步将传统农产品与现代食品工业进行“联姻”,转化为高附加值的预制菜产品。“我们深刻认识到,单打独斗不行,必须借力优质伙伴,整合资源提升产业能级。”杜敏介绍道。今年以来,公司通过定制加工、联名开发、全链严控品质,与“江苏老字号”南通五山酿造公司合作孵化了“垦品会调味礼盒”、与上海崇明农场大瀛食品公司共同开发了“垦品会四色玉米礼盒”等市场
  • 2025-08-19
    自8月以来中山大厦开启餐饮外摆,这场融合星级品质与市井烟火的便民实践迅速赢得周边群众青睐。一个多月来,外摆点以近20种丰富品类、亲民价格和优质服务,成为连接企业与市民的暖心纽带,既彰显了中山大厦的品牌实力,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便民惠民的服务理念。多元品类受青睐星级美味接地气外摆点凭借“好吃不贵”的精准定位,让中山味道走进寻常生活。菜品中,系列小凉菜清爽实惠,是夏日开胃首选;传统“丁香排骨”酱香醇厚,肉质酥烂不失嚼劲,尽显老中山底蕴;“面筋包塞肉”融合面筋吸味特性与烧肉丰腴,咸香交织如家常味。点心档的“方糕”软糯、“蓝莓糕”酸甜,成餐后热门之选。夏日里,“冰镇百合绿豆饮”、“冰镇酸梅汤”以清爽解腻的口感俘获众多消费者;“奶香脆皮包”、“农场草鸡蛋糕”散发诱人香气,成为老人和孩子的首选。特色熟食同样备受青睐,“秘制下饭酱”、“盐水毛豆荚”是搭配家常便饭的“神器”;“盐水鸭翅”、“虎皮烧凤爪”透着地道金陵风味;“红焖藕饼”、“鹌鹑蛋烧肉圆”等家常热菜,满足了市民“少做菜、吃好饭”的需求。其中“素什锦”每日加量销售,“丁香排骨”与“蓝莓糕”更是每日售罄,不少食客成为回头客,特意前来打包。高效协作
  • 2025-08-18
    8月15日清晨,随着最后一筐翠冠梨被搬运上冷链车,淮海农场产业发展中心果园生产基地首批1万多斤表皮翠绿、品质上乘的梨果,正式发往无锡市盒马鲜生超市,为都市消费者的果盘增添一抹清甜亮色,这也标志着淮海农场在深化高端渠道合作、提升农产品价值链上迈出关键一步。“盒马鲜生作为国内新零售行业的领军平台,对合作的农产品品质与供应链效率要求极为严苛。”谈及当初与盒马签订合作协议时,果园基地负责人蒋守成介绍说,“我们不仅主动出示了绿色食品认证证书,更是现场寄送样品接受检测,这也让我们成功获得了盒马50万斤梨果的意向订单。”面对高端渠道门槛,淮海凭借优异的梨果品质,依托国企身份背书,成功构建起“自然馈赠+国品保障”的双重信任体系。为最大程度锁住那份枝头刚采下的新鲜脆甜,果园基地实施“优中选优”的机制,确保每一颗梨都达到“皮薄肉细、核小汁丰”的精品标准,同时对梨果的大小、表面瑕疵进行毫厘级筛选,确保规格统一、品质卓越。此外,基地采用“产地直采+冷链直达”的模式,在梨果采摘后第一时间进行挑选包装,随后由冷链车直送华东地区盒马超市冷库,确保翠冠梨以最佳状态抵达消费者手中。“登陆盒马高端平台,不仅是对淮海农场翠
  • 2025-08-18
    8月16日深夜11点,万籁俱寂,但临海农场种鹅全舍规模化高效健康养殖基地内,却灯火如昼。一辆从徐州疾驰而来的厢式货车缓缓停靠,车厢门开启的瞬间,细弱的雏鹅啁啾声划破夜空。近3000羽一日龄桂柳大白鹅苗经历6小时“人停车不停”的奔袭,跨越400公里平安抵达。这是农场继上半年规模养殖种鹅后,首次批量引进肉鹅雏鹅,标志着农场从“单一育种”向“育养结合”的产业扩能正式启动。“来了!”养殖负责人禹育海的嗓音带着沙哑的兴奋,话音刚落,早已等候在旁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立刻围了上来,消毒喷雾器的“滋滋”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从徐州出发时,室外体感温度38度,车厢里必须维持32度恒温。”为了保证雏鹅不缺氧,空调与通风系统要持续运转,货车全程不能熄火,运输组两位成员季玉纬与赵健旭轮流换着开,谁累了就蜷在副驾驶眯一会儿,连吃饭都是买了几个馒头简单的垫一口,“雏鹅刚出壳,绒毛薄、抵抗力弱,高温高湿就是致命风险。”运输车厢门完全打开后,志愿者们小心翼翼地抱起雏鹅框,沿着提前划定的消毒通道快步走向育雏房,上衣很快就被汗水浸透。“不能跑,怕颠着雏鹅;也不能慢,早一分钟进育雏房就多一分保障。”志愿者李梦宇一刻不敢懈怠。